提起杨屹崐的名字,可能很多人想起的是他的电影作品。作为陕西青年电影制片厂董事长、导演、市十五届政协委员,杨屹崐以电影为媒观察社会民生,并在一件件提案中书写着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以电影为桥梁 关注社会民生
留学美国后回到故乡西安,创业、拍电影,是杨屹崐最近几年的生活主线。
“在电影拍摄中,我去了不同城市、见过各地人情风俗,也了解了社会的不同侧面。2022年成为西安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后,我结合自己的专长,先后提出了将影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瞄准年轻人需求挖掘文旅市场活力等提案,均得到了采纳。”杨屹崐说。
2023年3月,杨屹崐发起成立了碑林区政协长乐坊文化产业委员工作室,召集了十几名政协委员驻室,定期在社区基层组织市民开展文化活动,并帮助解决居民反映的教育、出行、住房等问题。很快,工作室成了附近居民信任和愿意倾诉的“小家”,杨屹崐也从此扎根基层一线,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注生态保护 为城市发展献计出力
在今年的一次拍摄中,杨屹崐关注到渭河北岸的生态保护情况。“渭河是西安人的‘母亲河’,只有渭河得到了充分保护,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杨屹崐说。
经过实地调研后,他提出了《渭河沿河北滩环境保护与治理提案》,建议在保护渭河的基础上,北岸局部适宜地段规划观光公园、湿地公园等高品质生态宜居地标,并成立常态化环保志愿服务队,统一负责渭河北岸的垃圾清理及环境保护。
“建议提出后,相关部门成立了渭河保护志愿服务队,放置垃圾桶,定期引导来游玩的市民文明投放垃圾。青山绿水不只是电影镜头中的画面,还代表了每一位市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向往。”杨屹崐说。
意识到渭河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西安的重要意义,杨屹崐围绕这一提案反复开展调研,并结合自己对文旅产业的观察,又提出了《城市郊野河滩的修复治理与再利用》的提案。
“现在渭河北岸的泾渭金沙滩已成为市民的休闲之地,来渭河岸边‘打卡’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让河岸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相互促进才是长久之计。我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边居民对乡野休闲和田园生活的需求,挖掘渭河水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景区,让渭河成为西安的又一张生态名片。”杨屹崐说。
他说,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荣誉。未来会把自己对社会民生的观察带入履职中,守护好自己的故乡西安,出一份力,让西安的明天变得更美。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