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有效激活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横山区坚持将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任务,通过谋划实施项目以工代赈、盘活村集体与农户资产发展产业等举措,持续提升以防返贫监测户为代表的农民收入水平。

10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横山区移民产业孵化园的榆林市赶牲灵服饰有限公司制衣厂看到,生产线上各类机器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各司其职地紧张忙碌着。一旁的成衣仓库内,脱贫户李彩玲正熟练地将刚刚走下生产线的衣裤折叠整齐,小心地放入包装袋中,再用胶带仔细封口。“我在这里上班已经有半年了,主要工作就是打包成品衣裤。不仅工作稳定、轻松,家也在附近,上下班都很方便。”李彩玲说。

在横山区,像李彩玲这样实现就近就业且收入稳定的脱贫户还有很多。

今年,为有效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横山区制定出台了积极应对当前形势防止规模性返贫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若干政策措施,将“确保工资性收入有保障、不降低”作为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项目建设各方共同推进,在各类项目中大力施行以工代赈。“以工代赈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协调项目实施单位为当地农民,尤其是防返贫监测户提供更多务工岗位,切实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仅9月份,全区以工代赈项目便成功助力1224人实现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51万元。”横山区发改科技局副局长王振彦说。

与此同时,横山区还通过多种方式有效盘活村集体和农户资产,确保财产性收入有所扩大、能够增加。

走进塔湾镇墩渠村,横山区2.12万千瓦千村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据横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军介绍,项目计划于11月中旬建成并网,届时每年可产生1000万元的光伏收益。该区106个村集体经济将以此为发展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系列精准富民项目落地开花,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尤其是防返贫监测户有了稳定收入,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在多维度支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横山区各级各部门也在协同联动中找到了发力点,为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各级反馈的预警风险户、大病户和低保户进行全面研判,规范从识别到风险清除全流程,因户制宜对纳入对象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让他们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踏实。”横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世雄说。

来源: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