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圆满落幕

据西安日报消息,9月24日,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

今年的丝博会,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组团参会,62家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国内28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截至9月24日凌晨,本届丝博会线下参观人数突破22万人次,“在线丝博会”网站点击量超过800万人次,线上丝博会共注册展商2059家,展品3635种。展商数量、展品种类、观众均创新高。

盛大舞台 陕企表现优异

本届丝博会,陕企行业领头羊们纷纷拿出了最具竞争力的产品。陕汽集团推出了新能源H6000E底部换电牵引车及整体解决方案;法士特智行展出了具备先进预测驾驶功能的重型集成AMT变速器;比亚迪展示了秦L DM-i和海豹等新能源汽车热门车型;领充新能源展示了扶光960kW分体式直流充电功率柜,实现了多个充电桩之间的场站级功率共享。

引领绿色发展潮流的新能源重卡、便携小巧的充电桩设备、“力大无穷”的载重无人机……本届丝博会上,陕企的高科技拳头产品不胜枚举。整个布展以“链主企业+供应链企业”的形式,突出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陕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受到了海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诚意满满 西安释放澎湃“西”引力

8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西安在“2024全球科技集群Top100”中位列全球第18位、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这一成绩充分表明了西安强劲的创新能力。

在其他方面,陕西和西安同样不弱。国家41个工业大类,陕西和西安有35个,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础雄厚,全面涵盖了制造业31类行业;中欧班列(西安)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条“黄金通道”。十年来常态化开行18条国际干线,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综合排名位居全球前50,航空口岸已经初步形成了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

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本届丝博会连续举办了以商事法律服务、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商事创新成果推介系列品牌活动。

本届丝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国际友城进丝博、中国(陕西)-韩国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双边交流活动。此外,本次丝博会期间陕西省内11个地市也充分利用丝博会平台,围绕本地重点产业,举办了60余场投资促进活动,向五湖四海的客商释放出强劲的“西”引力。

统筹落实 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丝博会规模大、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每条工作口线,都可谓是“千丝万缕”。本次丝博会,围绕场馆安全、外围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管理、食品安全、消防救援等,组委会建立了专项保障体系,细化了场馆、交通、氛围营造等重点工作任务,精心组织,统筹落实属地各项保障任务。

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入口处,安检门禁系统与上届很不相同。原来,今年丝博会各类人员证件均内置电子芯片,芯片内含持证人基本信息。当持证人员经过安检时,一块一人高的电子屏幕上会显示照片、姓名、单位等基本信息,十分便于安检人员对照检查。

在地铁站到会展中心的这一段路上,有10辆绿色公交车全天候往返接送参展观众。同时,为满足境内外人员参展参会需求,本届丝博会上人民银行陕西分行和东方航空公司等单位,推出外币支付便利化、航班出行专有服务等多项措施,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博采众长 参展商纷纷“亮宝”

在本次丝博会主宾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展区,记者看到了手工制成的石材器皿以及巴基斯坦“国宝”捻角山羊摆件等独具特色的展品。

今年丝博会,有50余家韩国企业参展,重点展示韩国化妆品、特色食品等产品,其中还有10余家新兴技术企业亮相。

西安高校在本届丝博会上也有拿手的展品。在交通物流馆,长安大学展出了无人配送调度优化与运营管理实践应用、跨海桥梁运营阶段服役状态智能仿真评估与分级预警系统等多项最新科研成果。

风云际会 期待再次相聚

次次来、届届约、常相聚,丝博会不仅折射出我国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潜力,也折射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作为首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经贸盛宴,丝博会见证了中国向西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走过了八届的丝博会,已成为服务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促进东西部间区域互动合作的高能级开放平台。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李村璞教授表示,丝博会的举办具有很多积极意义,很期待丝博会上的成果落地开花结果,成为陕西改革开放新发展的见证。希望未来进一步提升丝博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升级丝博会内涵,将丝博会打造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届丝博会大幕已经落下,但在已经搭起的商贸之桥上,依旧万商如云,步履不停。丝博会,下届再见!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