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多举措全力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耀州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全区实际需要和突出问题,推出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实施个性化精准服务,奋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建立“企业无扰日”助企服务新模式

确定每月1日至20日为“企业无扰日”,除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投诉举报、案件查处或上级部署等特殊原因外,其余行政执法检查必须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联合执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涉企检查、会议、调研等活动实行统一报批管理,原则上经区营商办批准后方可组织。

建立“问题会商日”集中服务新模式

确定每月第四周周五为“问题会商日”,区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问题会商”会,着力解决省、市、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要素保障问题和“五上”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分别负责收集梳理重点项目领域、“五上”企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实行分级归类,梳理出的重大难点问题,提交区级“问题会商”会研究解决。

建立“政策兑现员”直达服务新模式

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两员”服务,将政策送上门,变“层层转”为“直通车”,破除惠企政策知晓率低、难以通达等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难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打折扣。区级各单位在转发上级各方面扶持企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时,不得新增限制性条款。自今年1月1日起,政府作出承诺的事项不兑现或政策不落实的,对相关责任部门严肃追究问责。

打造“更舒心”的政务新环境

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等制度。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编制并向社会公开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及时更新因承接、下放、取消、调整等事由变动事项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着力打造“耀”您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窗口工作人员的身份到政务服务中心本部门窗口体验业务,边发现、边整改、边立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度、速度、深度、温度。

打造“更省心”的市场新环境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探索用一张企业信用报告代替企业在办理企业融资、招标投标和评优评先等事项时,需要多部门出具的无违法违规证明,实现企业“零跑腿”。

打造“更贴心”的要素新环境

深入推进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推进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灵活确定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企业融资支持,确保大项目、好项目平稳落地。建立新上重大产业项目用工引才需求超前对接落实机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打造“更安心”的法治新环境

大力推行柔性执法,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模式。坚持宽严相济、处罚与教育并重原则,推广使用说服教育、行政指导、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等“柔性执法”手段。对符合产业发展前景、有挽救可能的涉困企业,探索采用柔性司法手段,尽力保存企业实体。涉及借款提前到期、单方解除合同等诉讼主张,审慎予以处理。

打造“更暖心”的政商新环境

建立“书记区长有约”制度,通过政企恳谈会、入企专题调研等方式,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为企业发展纾困解忧。杜绝“亲”而不“清”、搞利益输送,防止“清”而不“亲”、拒商远商的现象。鼓励干部与企业家正常交往,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在政商交往中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

实施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新机制

建立区纪委监委、区委网信办(抖音、微博等各网络媒体)、区政府办公室(市长信箱、区长信箱)、区信访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12345热线)、区工商联6个监督投诉受理平台,按照投诉内容、职责分工,转交有关承办单位进行办理。各平台单位每月25日前对当月受理的投诉事项形成问题办理清单报区营商办,区营商办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汇总梳理,编发通报。

实施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惩戒新机制

从严纠治破坏营商环境作风问题,紧盯领导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损害营商环境的,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取消单位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工作人员受到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等责任追究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来源:耀州区